关于大广赛
参赛指南
大赛简介
大赛章程
参赛通知
大赛视觉
赛区列表
参赛流程
大广赛新闻
大广赛新闻
赛区新闻
赛区动态
命题下载
联系我们
版权登记
x
官网首页
关于大广赛
参赛指南
大赛简介
大赛章程
参赛通知
大赛视觉
赛区列表
参赛流程
大广赛新闻
大广赛新闻
赛区新闻
赛区动态
命题下载
联系我们
版权登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往届回顾
»
第14届
»
新闻详情
往届回顾
Previous reviews
第16届
第15届
第14届
第13届
第12届
第11届
第十届
第九届
第八届
第七届
第六届
第五届
第四届
第三届
第二届
第一届
南京青奥会
【留得华彩暖人间】陈汉民教授、吴冠英教授与大广赛的情缘
作者:第14届大广赛
时间:2022-12-30
防不胜防的新冠风暴带走了我们可敬的陈汉民教授、吴冠英教授,讣告一经发出,惊出国人了一身冷汗,人们不禁发出阵阵叹息之声,二老的去世是中国艺术教育界、中国设计届、中国动画和漫画艺术界的重大损失!看着陈教授和吴教授的照片,温和的笑容,瞬间感染着每一个人,不禁回忆起与他们的共同工作的日子。
2012那一年,南京青奥组委为征集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体育图标与大广赛合作,在全国大学生中征集作品。大广赛正式举办了2012南京青奥会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为了让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设计方面的知识,拿出更出色的方案,大广赛聘请到了数名2008年参与奥运会设计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知名的设计人参与到竞赛中来,设计界泰斗陈汉民教授率领老中青三代设计大师参与大广赛驰援大广赛,他们有当时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何洁教授、动画系吴冠英教授、青年优秀设计教师陈楠副教授。他们都是2008年奥运会各项设计的参与者,陈汉民教授担任大广赛艺术顾问,统领大局,确立方向,其他三位老师奔赴全国多所大学做设计讲座,传授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在那一年里,他们还参与了重要的竞赛作品评选,为质量把关,吴冠英教授被青奥会奥组委特选专家对作品做最后的整合,为砳砳的横空出世做出了贡献,何洁教授率领的团队完成了体育图标的设计最后整合,大广赛非常感激他们对青奥会和大广赛工作的付出。
难忘的工作回忆
2012年“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全国总评审留念
“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全国总评审与会嘉宾合影
“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全国总评审评委合影
活动签到
评审工作会议
陈汉民教授参与评审工作
上机评审
两位教授参与评审工作
评审感言回顾
专家评委们谈到这次大赛的印象时普遍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征集到这么多作品,这是空前的,反映了全国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热情和展现自己创作水平的愿望,作品的数量之多说明了南京青奥会在大学中引发的关注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也是一次检验。
对于作品质量,
艺术顾问陈汉民教授
在吉祥物评审总结时谈到,这么短时间征集到这么多作品,是空前的,要两千多件吉祥物作品,评出 10 件提交青奥组委,评委经过认真的评判,作品选定非常准确。
奥运吉祥物设计者之一
吴冠英教授
说:“能为这么多作品评选,看到同学们许多闪光的东西,是做老师的福气”。
招贴组组长清华美院
何洁教授
说:招贴设计数量非常大,达到了1万多件,从画面风格可以看出年轻人的朝气,由于青奥会主形象和图标没出来,给创作带来一定的局限。
倾情的交流推广
为了推广2012年“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吴冠英教授奔赴全国多所大学做设计讲座。在大广赛的组织下与参赛师生交流分享。
吴冠英教授在大广赛北京赛区启动仪式上作吉祥物设计讲座
吴冠英教授为同学们做了关于吉祥物设计的专题讲座
吴冠英教授与大广赛参赛学生交流
吴冠英在工作中
讲座活动现场
讲座活动掠影
吴冠英教授在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运会发布会上发言
经典的设计永存
陈汉民教授他是中国平面设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平面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家、教育家。他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评委会主席,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标志评委,在清华大学设计专业执教超过50年,被誉为平面设计界的“泰山北斗"、“中国设计巨匠”。他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回归专用标志等诸多作品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陈汉民教授部分代表作品
陈汉民教授部分标志作品除了以面的一些重大项目的标志外,我们几乎每天看到的道路交通标志、国标安全标志都是出自陈汉民教授之手。
陈汉民教授为中国设计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从建国到今天,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标志设计作品,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设计人才。他的作品有很多,每一件象征鲜明、易懂易记,他坚持的设计观:中国风、民族情、国际观,中国的每一个设计都是历史文化的延续。
吴冠英教授他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主创,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设计师。曾参与过多套生肖邮票、生肖金银币设计,是拜年系列邮票设计者,是设计最多的非邮政在编设计师之一。在设计方面对国家贡献是非常多的,他设计的卡通形象深受全国人们喜爱。我们纪念他、怀念他,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感到悲痛和惋惜,愿他的精神永存,他的作品永留人间,温暖世人。
吴冠英教授部分代表作品
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
邮票设计
陈汉民教授、吴冠英教授的设计生涯荣耀精彩,每一件作品都精雕细琢,饱含了中国风、民族情和国际观。二老的离开对整个中国设计届来说都是沉痛的,但我们将永不忘他们对中国设计做出的贡献,他们的作品将继续在中国和全世界绽放光彩。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
“南京青奥会”体育图标
亚青赛吉祥物“圆圆”
时任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来信盛赞中国众多大学生参与设计青奥会吉祥物形象和运动图标,这是对奥运精神的广泛传播,扩大了奥运精神的影响力。
大广赛在他们的指导下,第一次圆满完成了重大的国际项目,让大学生们体验了重大设计的标准和规则,助力了大广赛在设计领域质的飞跃。
陈汉民教授、吴冠英教授千古,一路走好!